地 址:河南省滎陽市龍港開發(fā)區(qū)
手 機:18595868333(微信同號)
網 址:mayituimen.cn
以下為您詳細介紹種過蘑菇的菌棒發(fā)酵方法及資源化利用方案:
一、發(fā)酵前預處理
去膜粉碎
去除塑料膜:菌棒外層塑料膜需徹底剝離,防止根系扎入后腐爛影響發(fā)酵效果。
粉碎處理:將菌棒粉碎至顆粒狀(建議粒徑≤2cm),增大接觸面積以加速發(fā)酵。粉碎后的菌糠可添加30%至新培養(yǎng)料中,用于二次栽培雞腿菇。
消毒滅菌
環(huán)境消毒:發(fā)酵場所需提前用石灰水或高錳酸鉀溶液噴灑,滅菌后密閉24小時。
菌種預處理:若使用EM菌或混合菌種,需用0.2%高錳酸鉀浸泡15分鐘,再用酒精棉擦拭后備用。
二、發(fā)酵過程控制
原料配比
基礎配方:菌糠70% + 牛糞/雞糞20% + 秸稈/木屑10%(調節(jié)碳氮比至25-30:1)。
濕度調節(jié):混合后物料含水量需達60%-65%(手握成團、落地即散)。
微生物接種
菌種選擇:推薦使用EM菌或生物混合菌種(含纖維素酶、木質素酶),可分解菌糠中的粗纖維和黃曲霉毒素。
接種量:按每噸物料添加2-3kg菌劑,混合均勻后堆制。
三、關鍵注意事項
毒素處理:黃曲霉毒素需通過高溫(≥70℃)維持48小時以上分解,避免直接飼喂。
發(fā)酵完成判斷:物料呈黑褐色、無臭味,白色菌絲密布,pH值降至6.5-7.0。
儲存期限:發(fā)酵后菌糠需密封干燥保存,保質期不超過6個月。
通過以上流程,廢棄菌棒可實現從“農業(yè)廢棄物”到“高值資源”的轉化,既降低生產成本,又減少環(huán)境污染。
下一篇:返回列表